“牛奶致癌说”又起院士称毫无科学依据_河南省送子公益基金
了解自己是否符合申请条件
公共健康
联系咨询
电话:0371-8996 3009
公共健康 您当前的位置:河南省送子公益基金 > 公共健康 >

“牛奶致癌说”又起院士称毫无科学依据

日期:2016-10-28 10:03 河南省送子公益基金

  牛奶致癌的说法一直广为流传,其中一个说法就是,牛奶中的IGF—1可以刺激癌细胞活跃生长与繁殖,引发癌症。IGF—1的全称是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,它是生物自身分泌的一种激素样蛋白质,对人体血糖控制、生长发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。人体本身也含有IGF—1,一名成年人每日体内的生成量为一千万纳克。而市场上的牛奶中IGF—1含量约2.45纳克/毫升,远低于人体内的量。目前科学界评估认为,没有证据说明IGF—1是致癌因素。

  还有说法称,牛奶中的酪蛋白会致癌。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柯林·坎贝尔的一项“大鼠实验”,大鼠被给予致癌物黄曲霉素的同时,分别喂食大豆蛋白或酪蛋白(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),结果显示吃酪蛋白的大鼠发生肝癌的数量较吃大豆蛋白的大鼠多。
  但在流传过程中,人们却经常将黄曲霉素这一致癌物忽略了。黄曲霉素本来就是强致癌物质,而且人类膳食蛋白质是多种来源的,不可能只吃某一种蛋白。因此,这一实验既引申不出酪蛋白可以致癌的结论,实验结果也不适用于人。假如没有致癌物,无论是酪蛋白还是大豆蛋白都不会引起大鼠发生癌症。所以,不能用这个动物实验来类推奶类的致癌效果。事实上,牛奶中富含优质的钙质,而且很容易被消化吸收,对消费者来说,每天食用一杯牛奶对于满足人体钙的需求还是有好处的。

 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

返回顶部